華測糧倉盤糧解決方案
華測糧倉盤糧解決方案采用如是RS10+CoProcess的外業采集及內業處理,實現從數據采集到最終報告生成的全流程作業方案。
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,糧食安全供應面臨嚴峻的挑戰。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導致糧食增產空間有限,節糧減損等同于增產。因此,各地糧食存儲單位需定期對糧庫內現有糧食進行算量統計工作。而進一步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率及數據精度,防止糧食的丟失,保證糧食安全至關重要。
目前,糧倉盤糧主要采用“先碼糧再測糧"的方式進行,即先將糧食碼成規則形狀再通過激光測距儀來測量糧食的長、寬、高。此模式存在以下幾種弊端
華測導航針對以上痛點,推出了如是RS10用于糧倉盤糧。如是RS10盤糧儀相較于傳統的激光測距儀,大幅提升了激光束的數量及頻率,通過每秒向外發射32萬個激光束,精準獲取大量糧倉的點云數據。搭配華測自研的CoProcess 智能盤糧軟件,僅需三步,即可計算出偏差小于1%的完整方量,實現從數據采集到最終報告生成的全流程作業方案。
無論糧食如何堆積,均可輸出完整的糧食三維成果數據,將糧倉繪制成高精度三維成果,相對誤差小于1cm,單人手持設備環繞糧食即可采集,實現免碼糧作業,讓盤糧更精準,復核結果有據可依。
華測糧倉盤糧解決方案優勢
1.無需碼糧,節約成本
如是RS10盤糧解決方案,僅1人外業采集30分鐘+內業5分鐘,即可完成一個標準糧倉中糧堆的計算,并輸出成果報告。對比傳統人工碼糧的計算方式,整體效率還提升了8倍以上。
2.盤糧精度高
RS10通過高密度的激光點云,繪制成細節完整的二維模型,可充分體現糧倉的每個細節,讓測量精確度更高,搭配華測自研的方量計算軟件,與實際稱重誤差可控制在1%以內,有效提升糧倉算量精度
3.數據留檔可查
如是RS10掃描的三維成果采用通用的數據存儲格式,可存入系統資料庫中,以供隨時查閱數據掃描結果,為現場進行量測或盤糧的二次計算工作提供比對,讓測量結果更真實。
4.操作簡單,上手快
如是RS10盤糧儀簡化了整個流程,操作簡便,只需簡單培訓便可快速上手,有效降低了人員培訓成本和操作難度。
華測糧倉盤糧解決方案作業流程
?采用如是RS10+CoProcess的外業采集及內業處理解決方案,30分鐘外業+5分鐘內業即可高質量完成4000噸左右的玉米堆數量計算工作,整體作業流程如下:
外業數據采集
1. 規劃路線:首先對糧倉內部進行路線規劃,明確作業人員進行糧倉整體數據采集時的安全行進路線。
2. 采集前調試設備:為保證每次測量的三維模型可疊加,如是RS10需在糧倉外開機,1分鐘完成初始化后,一鍵開啟掃描,等待衛星信號固定后即可進入糧倉開始作業。
3. 數據采集:按照規劃路線行進,首先掃測玉米堆底部,再對玉米堆頂部進行測量。30分鐘完成玉米堆整體掃描。在掃描過程中,可通過平板實時查看掃描情況,確保數據的完整采集。
4. 結束采集:掃描完成后,即可結束工程、保存數據。
內業數據處理
1. 數據傳輸:數據采集完成后,將如是RS10連接到電腦,通過華測自研的CoPre軟件生成三維成果。
2. 數據后處理:使用華測自研CoProcess軟件,可在5分鐘內快速完成糧堆的裁切并計算方量,輸出盤糧報告。
最終的三維成果,采用通用的數據存儲格式,一次采集完成后即可保留當次采集的詳細數據信息,便于隨時進行復核比對。
3. 數據成果比對:通過與稱糧重量比對,使用如是RS10方案計算出的玉米堆重量與實際稱重重量偏差僅為1%。